2025年盛夏,随着高考录取工作渐入尾声,多所高校纷纷亮出独具匠心的录取通知书,以创意与温情迎接新生,为学子们送上开启大学生涯的第一份惊喜。
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延续“立体校门”设计,但今年新增“时光胶囊”功能——新生可写下对未来的期许,入学时投入“时间银行”,毕业时重温初心。复旦大学则将科技感拉满,通知书内嵌AR芯片,扫描即可观看校长寄语、校园全景,还能生成专属数字孪生校园卡。
地域文化成为今年设计的另一大亮点。兰州大学通知书以敦煌壁画为灵感,采用“三联画”形式,展开后莫高窟九层楼、月牙泉、校园标志性建筑跃然纸上;厦门大学则将鼓浪屿钢琴码头、嘉庚建筑等元素融入设计,并附赠闽南语入门手册,传递“来了就是闽南人”的热情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,多所高校在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。北京师范大学为每位新生定制姓名印章,寓意“立己达人”;华中农业大学随通知书附赠种子盲盒,鼓励新生在耕读中感悟生命成长。
这些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入学凭证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。它们以创意为笔、文化为墨,书写着高校对学子的欢迎与期许,也见证着新一代青年即将开启的人生新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