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以来,我国旅游市场迎来研学游与亲子游的双重热潮,国内多个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攀升,创下历史新高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成为暑期旅游的“流量担当”,截至7月16日,年度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,同比增长30.4%,提前46天突破300万整数关口。其中,7月13日单日客流量达1.92万人次,创年内新高,预计暑期单日客流将突破2万人次。
深圳罗湖口岸同样迎来客流高峰。7月13日,口岸验放出入境旅客超29.7万人次,创恢复通关以来历史新高。这一数据背后,是暑期旅游与港铁“感谢日”半价乘车优惠活动的双重叠加效应。边检部门通过搭建政策咨询、消费指引等全链条服务网络,提升旅客通关体验,进一步激发了跨境旅游热情。
北方口岸同样表现亮眼。辽宁围绕“海上游辽宁”“足球嘉年华”等文旅品牌,在中国、韩国等地推出多场推介活动,吸引大批游客暑期入境。7月1日暑运以来,辽宁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.5万人次,同比增长52%,其中免签入境人数增长7倍。大连机场新增蒙古乌兰巴托旅游包机、加密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,并推出多语言自助终端和快捷通道备案系统,让出入境游客畅享“丝滑通关”。
研学游与亲子游的火爆,折射出旅游消费的深层变革。从北京故宫的“趣玩研学”到江西庐山的“非遗唤醒计划”,从上海的红色文化巴士到景德镇的古窑民俗博览区,文旅融合产品成为市场主流。亲子家庭占比超60%,大学生群体增速达77%,旅游需求从“观光打卡”向“深度体验”升级,推动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